虽然近来好像是无反的天下,不过只要感光元件够大,亦一样可成功吸引用家的目光。其中日前在港发表的 Canon PowerShot G1 X,便以配备大尺寸的 1.5 吋 CMOS 作为号召,于质素上抗衡一众无反,新机到底于实拍时到底会否会有令人惊异的表现?以下便实行为大家抢先试用。
大码版 G12
加拿大 SKYE 纳米防水休闲鞋
自 2000 年发表第一部 PowerShot G1 起,G1 X 不经不觉已是第 11 部 G 系相机,有趣是自 G7 开始,G 系相机于外形上就未有太大变化,就连最新的 G1 X 亦不例外。单从外观,G1 X 便可说是一部 G12 的加大版,稍有不同的,最明显的就是相机採用了弹出式闪灯设计。比较起 Panasonic GX1 一类无反,坦白说 PowerShot G1 X于重量方面未有太大的优势,然而将 G1 X 拿于手中,相机却出奇地有不错的手感,部份原因要归功于相机于手握部份加有压纹防滑处理,同时由于 G1 X 机身较大,手形较大的男性用家亦较少会出现尾指无处可放的问题。
操控具专业感
作为 Prosumer 级机款,G1 X 于操控其实跟 G12 其实亦相当近似,除了配备一个 3 吋的多角度 LCD,相机于按钮布局上亦用上相似设计。不过可能为了迁就内置闪灯,G1 X 就将原来的曝光补偿转盘移至双转盘设计中的下层位置,而原有的 ISO 转盘则改为机背按钮控制。相机前后共设有两个快速转轮,操作上有着 G 系一贯的专业感,用过 G12 等 G系机款其实并不难上手。当然操控要再加强,其实还有一定空间,个人便期望未来可引入类似 S100 的快速控制环设计,为操作提供更大的弹性。
1.5 吋特大 CMOS
G1 X 最大卖点之一可说是配备了一片大面积感光元件,而当中新开发的 1.5 吋 1430 万像 CMOS 便自然成为大家的焦点。以面积比较,G1 X 所採用的 1.5 吋(18.7 x 14mm)比起 M4/3 的 17.3 x 13mm 更大,而比起 DC 的 1/1.7 感光元件,感光面积更大了 6.3倍。以较低的像点密度,感光元件的集光能力可谓大为增加,从而改善高感光的杂讯。从以下的感光测试中,便不难看出 G1 X 质素并不下于无反,以一张 ISO 1600 拍摄的人像相片为例,模特儿的髮丝等细节便清晰可见,甚至推至更高的 ISO 3200,质素仍属可用,GX 1 另外并引入了 14-bit 的 Raw 拍摄(过去为 12-bit),以便影像可保留更丰富的色彩层次。
反应惊喜不大
换上一片 1.5 吋的 CMOS,G1 X 于设计上可说是「一阔三大」,除了机身加码,镜头口径亦明显提升。G1 X 配备了一支 28-112mm 的 4 倍变焦镜头,广角提供了 f/2.8 的大光圈。或许为了覆盖更大的感光面积,镜头于设计上便作了一定取捨,其中远摄一端光圈便只有 f/5.8,而近拍能力亦是一般,其中广角端 20cm 的最近对焦便未必有足够能力进行特写(远摄端为85cm),要拍摄近距,用家可能便要于镜头前另外加装近摄滤镜了。
可能由于在室内试用,初步 G1 X 于反应上不算有太大惊喜,对焦反应跟 G12 似乎未有明显的分别,不过利用较大的片幅,相机就可更容易造出一般 DC 难以造到的浅景深。初步感觉散景表现其实跟 M4/3 机款配以一支标準 Kit 镜相似,主体跟背景如有一定距离,应不难造出不俗的 "前清后矇" 效果。
功能更齐全
除了主攻拍摄质素,G1 X 于功能上亦有一定的提升,除了内置电子水平仪、支援 4.5fps 的全解像拍摄等,亦内置有玩具相机、针孔拍摄等数码滤镜。相机并支援 1920 x 1080 的 Full HD 拍片,透过 Dynamic IS 技术,相机可更有效的修正手持的震动,从而拍出更为稳定的影片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焦外成像测试(镜头最近对焦距离、全开光圈)


感光度测试








测试相片




Canon PowerShot G1 X 规格:
http://www.dcfever.com/cameras/specification.php?id=1669
相关新闻:
Canon G1 X 二月初有售,定价 HK$ 5,980
Canon PowerShot G1 X 惊人现身!1.5 吋大面积突袭